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浙江,以人才为本,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十年成就(2012年至2021年)
超常规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5倍多(累计达2.8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近15倍(累计达8.6万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12年的17.62%增加到2021年的65.2%,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超常规打造最优创新生态
——浙江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75%增长到2021年的66%。“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超常规加大科技投入
——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近2倍、居全国第4位
超常规培育战略科技力量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优势凸显,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10大省实验室全面布局
超常规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累计取得403项进口替代成果,重大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奖数量上升到全国第3位
第一动力,点燃奔腾岁月
回望过往,展望未来,创新始终是浙江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浙江所面临的,是不进则退的发展压力,更是大可作为的历史性机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创新驱动是浙江唯一抉择。
之江大地,向来不乏生生不息的创新激情。在这里,我们来听听3位浙江人勇立创新潮头的故事。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斌。企业供图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斌:勇摘“皇冠上的明珠”
到过杭汽轮车间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铁骨铮铮的庞然大物,它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运行时,哪怕其中一个零部件出现故障,整个机器都动不起来。正因如此,国际上,工业汽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的皇冠。如今,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能造工业汽轮机的国家只有六七个。
从1958年杭州半山那片简陋的作坊式工厂起步,到如今工业汽轮机年产量已占全球的20%左右,迈入全球工业汽轮机生产第一梯队。身为掌舵人,我愈发深刻地体会到,杭汽轮的晋级,得益于与自主创新发展的“同频共振”。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为了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工业汽轮机,一代代杭汽轮人前赴后继。尤其近十年,国产装备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我们在加快追赶国际先进的征程中,更是不舍昼夜。
2015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年,杭汽轮快60岁了,终于迎来与世界先进同行同台“秀肌肉”的机会。当年,由我们自主研发的首台(套)八万等级空分装置,装备在国家重点能源项目神华宁煤基地项目并成功投产。这是该装置第一次有了“中国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当天成功投产的消息从宁夏传回杭州,全厂欢呼振奋。后来我们还从前方专家那里得知,杭汽轮的工业汽轮机各项指标参数与国外设备相比,丝毫不逊色。一战成名,给了杭汽轮人更多信心,这标志着杭汽轮打开了这一领域市场的新局面。
作为“国之重器”的打造者,我们深知:杭汽轮自主创新的脚步只能愈跑愈快。
杭汽轮大型低压汽轮机装配现场。 企业供图
杭汽轮人都记得,2020年1月,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园区内,我们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年产150万吨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驱动用十万等级工业汽轮机,一举试车成功。它终结了国外对120万吨/年以上乙烯装置的垄断,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世界最大驱动用工业汽轮机诞生了!
这项代表“中国制造”里程碑式突破的技术背后,难度有多大?汽轮机不仅功率大,精密性要求还非常高。特别是高速运行时,转子震动最大幅度只能是一根头发丝的三分之一。打个比方,就是在汽轮机运行时,其外壳上立着一枚一元硬币得屹然不倒。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事。如今,杭汽轮的十万等级工业汽轮机,在大连、舟山等国家级石化基地里日夜不停、全速稳定运转。
可我们始终清楚,与制造强国相比,我们还有长长的一段距离。眼下,杭汽轮内部流传着一句话:皇冠我们已经有了,还差一颗明珠。
这颗“明珠”就是燃气轮机。它的设计、研发涉及的学科专业众多,产业链广,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长期投入和积累,是目前全球最高端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代名词,制造技术仅掌握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手中。
十万等级工业用汽轮机要做到一元硬币不能倒,而燃气轮机也有挑战:要让一根蜡烛在12级台风面前保持不熄灭。一次次试验,一次次重来……
我常常鼓励研发团队,这注定是一场新的马拉松,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能松劲。目前我们正争分夺秒地向这颗“明珠”全力奔跑,期待成功撞线的那一天!
海天集团副总裁、海天国际执行董事张斌。企业供图
海天集团副总裁、海天国际执行董事张斌:三代的奋斗 产业升级不止
今年7月,作为海天集团第三代接班人,我开始全面接手海天集团的经营工作。
祖父从生产农机起家,后转型进军注塑机(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在父亲手上做大做强、如今我接手的集团,创立已有半个多世纪,既有注塑机板块,也有近年来崛起的高端数控机床、压铸机、驱动控制系统及智能制造等板块,是全球领先的制造型跨国集团。
三代人三次产业升级,背后的动力是什么?我想,既有中国制造迭代升级的时代大势,也有海天紧跟时代步伐矢志创新的主动作为。
在海天,“创新”二字可不是一句口号——每年持续对技术研发进行投入,每5名员工中就有1人是科技研发人才。
我的祖父、父亲都曾不止一次回忆起这样的情景:2006年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海天集团考察,当得知我们的产品都是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时,习近平同志鼓励我们再接再厉,加快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遵循嘱托,我们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当时,我们的注塑机销售规模已经达到全球第一,但从技术角度看,还不是第一。为了追赶国际巨头,我们打出一套“组合拳”:在德国、日本设立研发中心,不惜重金,招引国外技术人才;与国内知名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在公司内部长期设立“技术创新奖”,鼓励员工自主创新……
这些举措,大幅提升了海天集团的创新能力。之后几年,我们的注塑机迭代加速,不断有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卡脖子”难题的代表产品诞生。2017年,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全国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海天集团的注塑机装配车间。 企业供图
在将注塑机做到全球前列的同时,海天又瞄准了做注塑机的装备——高端机床。
当时,高端工业母机基本被国外垄断,包括海天在内,国内企业用的数控机床等设备都要依赖进口。为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创建了“海天精工”,专门研发生产大型、高速、精密数控机床产品。
为能更好地与国际同行的产品作比较,我们还专门调整了注塑机生产车间的设备布局,将自主研制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相应的国外进口设备间隔摆放,逐一PK生产效率、精确度和稳定性,借此不断改进技术,终获突破。
目前,海天精工已跻身全球机床制造业前列,产品覆盖了龙门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削中心等四大系列、几十个品种规格。今年上半年,“海天精工”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47%,净利润同比增长60.99%。
海天精工之后,我们又瞄准了国产装备的短板——驱动,成立了海天驱动。如今,海天驱动大功率永磁伺服电机已居国内同行第一。
一有空,我就会钻进父亲办公室向他请教。父亲非常看重技术创新,在他的坚持下,海天集团每三到五年就会有一次重大的技术迭代。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老机械人对技术创新的痴迷,这对我的触动很大。在我迷茫的时候,让我知道什么是该坚持的。
再过几天,海天位于宁波的又一个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将正式开建。在这个投资30亿元的新基地,我们将规划建设国家级实验室、中试基地,以及高端装备的智能制造车间等。这是海天集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又一个里程碑,我对此满怀信心。
实验中的施钧辉。之江实验室供图
之江实验室类人感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专家施钧辉:在这里做科研,Amazing
我时常跟人说,在之江实验室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2020年初,我结束了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生活,决定回国,生我养我的浙江自然是首选。这是我与之江实验室结缘的前因。此后发生的种种事情,让我更坚定自己的选择。
记得入职之江实验室的第一天,我的办公桌上就摆放了一沓厚厚的简历。当时我内心直呼“amazing(不可思议)”,因为多年的国外实验室经历让我深知,刚进入实验室,一般至少要花上大半年时间,用来组建团队、申请项目资金以及购买设备等。对此,我早已有心理准备。
可之江实验室不但为每个研究中心都配备了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还在我正式入职前,就已根据我的科研方向——光声成像领域,找到了很多优秀的候选人。不得不说,他们非常专业,十分清楚我的用人需求,并能够通过人才地图等途径,精准找到相匹配的人才。如今,当初这批候选人里,已有两位成为了我团队里的核心骨干。
同时,这里提供的研究经费,可以让科研人员无需把大量时间用于到处申请项目。特别是这里还配备了世界一流的声学实验室,对我们拓展声学研究和应用方向提供了极佳的科研环境。对我来说,一来可以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二来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强大的团队支撑和极佳的科研条件,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呢?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系列的保障,让我和团队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研制了多种高性能超声传感器,突破了新型光声成像技术,申请了近40项专利,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自然》子刊上参与发表了2篇论文。这种科研的速度和效率,让我觉得选择回国、回到家乡的决定是“正确且值得的”。
之江实验室团队正借助新一代极弱力测量科学装置开展相关研究。 浙江新闻客户端拍友 周立超 摄
我生在浙江长在浙江,深知这里就是一片创新的热土。如今,我能成为其中的创新分子之一,深感这是荣耀,更是责任。我每次回到老家上虞,总有人会找我帮忙解决这样那样的技术难题,我能感受到这些企业家强烈创新求变的渴望,很希望能帮到他们。
于是,围绕浙江正在打造的“互联网+”、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科创高地,我充分利用自身所学,尽可能贴近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比如我们用于芯片封装检测的超声扫描显微镜,上个月底刚刚做出了第二代样机。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用的检测设备几乎都是昂贵的进口设备,而这项设备可以说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还比如高分辨光声断层成像装置,这是我在之江实验室的重点项目之一。这个装置不同寻常,光声相机可以拍到小老鼠的身体内部,每秒1000帧图像足以看到大脑里神经信号的传递。癌细胞扩散,甚至“追踪”单个细胞,光声成像都“看”得清清楚楚。在医学检测方面,足以颠覆现有的人体扫描检测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说,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只有人才越来越多,才能成为创新高地。我也乐于将这份幸福感传递出去,于是我通过各种机会介绍科研人才到之江实验室,已帮助之江实验室引进了多名优秀人才。
还有一点,杭州给人才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比如落户、子女上学和住房等,都有妥帖的安排,让我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正因如此,我才能安心地做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
创新打开无限可能
这是创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十年,这是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十年,这是创新发展成果喷涌而出的十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浙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牢牢握住创新驱动这个第一动力,使之成为抵御风浪的终极武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要素流淌在每一寸生机勃勃的浙江大地上。
创新的底蕴更加厚实。十年来,浙江千方百计补齐高能级创新平台短板,以超常规力度建设世界级科创高地的决心和魄力,积极打造新型实验室体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企业科创平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它们以集群态势,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开放型区域创新生态,助力浙江打造“互联网+”、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科创高地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创新的领域更加广阔。十年来,从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到实现固态存储控制器芯片国产化;从国内首个本土原研丙肝一类新药达诺瑞韦钠片,到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自主可控……一系列瞩目的成就,不断书写浙江创新发展的新高度。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浙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疫情防控和预警预测、临床诊疗、药物等领域的40个重大项目加快研发,促成一批“全省首个”“全国首次”“全球首例”的硬核成果在一线应用。
宁波甬江科创区内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鸟瞰图。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供图
创新的底气更为充足。十年来,浙江积累了一支庞大的创新主力军,创新之力源源不断从实验室向生产线汇聚。从2012年到2021年,浙江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了5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近15倍,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浙江主导产业。2021年,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一条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正在被打通。
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才能拥有创新的主导权。如今的浙江,正在构筑高端科技人才蓄水池。
位于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生命健康小镇的中国基因药谷。 生命健康小镇供图
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科学家座谈会、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形成尊重人才、激励创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布局创新资源联动枢纽建设,壮大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人才队伍基本盘,深挖全球人才蓄水池,实施“鲲鹏行动”计划……一连串举措,都锚定一个共同目标——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数十万科技工作者,正胸怀“国之大者”,或在基础研究上勇闯“无人区”,或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抢占“新赛道”,或在突破“卡脖子”问题。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如果说创新是一场追逐世界一流的长跑,那么将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浙江的想象空间已然打开。
百姓心中的这十年丨我用上了浙江研发的神奇新药
“恢复很快,3天后就能出院!”9月8日,在温医大附一院手外科,科室主任王健检查完患者的伤口,就确定了出院时间。60多岁的徐阿姨听到这个好消息连声道谢,此时距离她入院才10多天:“要在以往,我这样的伤情需要做3次手术,没想到第一次手术做完才一周,创面就开始恢复了。”为她带来快速修复的神奇药方来自温州医科大学李校堃院士团队研发的“生长因子”。
想象一下:壁虎的尾巴断了,能再长出来,是因为有一种因子能促进它再生长。其实,在人体内也有这样的细胞因子,那就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温州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带领团队通过基因技术,解决生长因子药源不足、提取困难等关键难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开发为一类新药的国家,惠及重大灾害性创伤、国防战伤等的救治,溃疡和加速损伤组织再生、糖尿病足多种并发症等的治疗。
“传统治疗方法是先做清除坏死皮肤手术,再进行大约两次皮瓣手术,但有一定坏死风险。”王健说,徐阿姨在首次手术结束后,他们就实施了生长因子持续冲洗与负压引流的治疗方法,经过大约1周时间,新鲜健康的肉芽组织就开始生长。这对病人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减轻外伤痛苦、减少心理压力,以及后续恢复肢体功能都有很大帮助。
在王健所在的科室,每月大约有100台与创口、创面相关的手术。这些外伤导致的创口、创面及手术切口,应用生长因子后,创口、难愈性创面愈合加快,愈合后疤痕不明显,外形美观。在全国,采用生长因子类药物治疗外伤性创口与创面的患者数量更加可观,截至目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一类新药已在全国很多大医院应用,服务患者超7000万人次。
“最近我们又有几项药物即将进入临床试验,有1项正在进行二期临床试验,未来将在中国基因药谷投产。”李校堃说,这些含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新药将在眼科损伤修复,代谢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等领域发挥很大的作用。